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深圳晚报:深圳年轻男子突发“脑中风”和“手中风”,原因竟是它!
  •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5日
  • 点击数:1,324

头晕、天旋地转、恶心、出汗……深圳38岁男子陈先生(化名)在工作时,突然出现以上症状,紧接着,他发现自己右手手指开始变得麻木。顿感不妙的他,紧急来到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急诊科就诊。没想到,被确诊为罕见的“主动脉内漂浮血栓”,如果就诊来得再迟一些,将可能导致大面积脑梗塞或者上肢动脉急性缺血肢体坏死。

南科大医院血管与肿瘤介入科主任唐俊提醒,冬季气温骤降,是心脑血管病高发季,南科大医院因“动脉血栓性疾病”住院患者也较夏季明显增多,其中不乏生活习惯不良的年轻人。

突发中风竟是因为漂浮的“血栓”

1月10日,38岁陈先生(化名)从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出院,回忆起突发“脑中风”和“手中风”的瞬间, 感慨不幸中的大幸,及时得以救治。原来他患上的,还不是普通的“中风”,而是较为罕见的“主动脉内漂浮血栓”。

入院时,唐俊考虑陈先生可能是上肢动脉栓塞,但是在做完胸部增强CT检查、心脏超声等检查后,发现导致陈先生症状的是主动脉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而血栓漂浮在从心脏发出的最粗的主动脉内!患者病情很紧急,因为患者漂浮在主动脉的血栓如再发生脱落,将有可能导致大面积脑梗塞或上肢动脉急性缺血肢体坏死的严重后果。

及时规范救治后“漂浮血栓”消失了

唐俊表示,主动脉漂浮血栓是一种动脉血栓的少见类型,血栓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有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导致严重血管并发症 。但目前此疾病没有固定成形的治疗方案,治疗经验并不多。

介入科团队在总结他人有限的治疗经验后,给患者制定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首先采取强化抗血小板及强化他汀降脂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系统及上肢有无急性缺血症状,做好急诊介入取栓手术的充分准备。

经过两周的规范药物治疗,患者原有的缺血症状全部消失,复查心脏超声及主动脉CTA,发现患者主动脉内可怕的漂浮血栓消失了,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30多岁小伙60岁的“老年血管”

陈先生年仅30多岁,为何这么年轻就在主动脉长出这么可怕的斑块和血栓呢?医生详细询问之后,发现原来陈先生是个拥有15年烟龄的“老烟枪”!

近几年,他的血液不稳定,间断有血压增高,但从未重视和有效控制。医生在入院化验结果上还发现,他同时患有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些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患者动脉血管提前出现了斑块。斑块在主动脉管壁上不断生长,最后斑块自发破裂导致急性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导致了脑栓塞和上肢动脉栓塞,引发了患者的此次“脑中风”和“手中风”。

唐俊说,斑块本来是老年人的专属,但是现在年轻人抽烟、熬夜、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等,让30岁的年轻人出现“老年血管”现象也在增多。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当前,正值冬季,气温低,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南科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尹新华表示,天气寒冷,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增加。研究显示,冬季气温每降低1度,心血管病死亡率就增加1%,寒冷天气可以使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40%左右。冬季血压与夏季相比平均增高5mmHg左右,高血压患病率提高10%左右。每年冬季都是心血管病人就诊和入院的高发季节。

南科大医院急诊科主任黄健也表示,近阶段急诊患者中血压波动大的患者也在增多。因此,冬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关注自己的血压。冬天的时候,由于气温过冷,血管收缩,可能会导致血压水平的轻微升高。一般来说,收缩压的正常值应该是90~140mmHg。舒张压的正常值应该是60~90mmHg。

此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平时要重视监测血压,如果出现血压水平的异常,一定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否则容易会诱发出现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同时要戒烟,平时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含盐量过高的食物和油脂含量过高的食物。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黄贤君  邵永杰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