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先锋898:我来自深圳丨她想干到60岁!哪来的勇气和深爱?
  •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5日
  • 点击数:1,500

23年前,来自湖北的助产士杨明艳来到深圳市南山区北部,成为西丽医院20多名医护人员中唯一的助产士;20年间,经历了医院更名为西丽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在这里,自律而又要强的杨明艳从临时工,变成了三级医院的护理部主任。她把自己的青春都放在了工作上,融入进了壮大深圳医疗卫生事业的奋斗过程。


杨明艳接受先锋898记者采访

因为一次谈话,选择了南下深圳

1997年在湖北当地医院工作了6年的助产士杨明艳在同学的一次询问后,动了到深圳西丽医院的念头。

“当时有个同学在这家医院当护士,她告诉我这里差个助产士,问我想不想来?我就说可以啊!”

作为90年代医院正式工,不仅工作稳定,而且每个月的工资已经超过2000块钱。另外,她也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子,所以父母并不同意娇宠长大的杨明艳外出务工。但是,她非常想换个环境,后来在家中其他人的劝说下,父母松口了。

“他们专门给我买的机票,而且给了我很多钱,意思就是觉得不好了,就立即返回。”

成为医院唯一一名助产士


6月11日,杨明艳到了偏僻又荒芜的西丽,报到时被院长通知,先试用一天,如果干得不好就不签聘用合同。从小不喜落于人后的杨明艳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得让大家刮目相看!顺利通过试用的杨明艳,就这样成为了当时仅有20多名医护职工的西丽医院里,唯一一名助产士,可以独挡一面。

“那时候医院很小,就是一个诊所,我们老的助产士那时候和现在也不一样,那时候就助产士一个人接生。伤口有点深我们自己都可以缝针,人工剥离胎盘、做胎吸。”

1997年之后的四年,她拿着不足家中三分之一的薪水,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医院,自己仍然默默地做着本职工作。2001年,她终于转为正式员工。

“那时候,我给自己设的目标,就是要一定有所作为。我工作了四年,终于带着调动证回家了,来了四年才回家,坐在回家的火车上,心里很激动。”

也是同一年,西丽医院搬进了新的医院大楼。西丽医院也由单一的综合科门诊,增加了住院部,各个诊疗科室逐步开展起来。

“2001年的时候,开始慢慢有门诊部和病房。一楼是妇科、儿科和产科,那时候护士就20多个。后来前来就诊的病人也慢慢多起来了。慢慢妇产科逐步分内科、外科,我们医院就这样慢慢发展起来。”

周边的建筑物逐渐多了起来,不断涌入的人口也对医疗资源提出了更多需求。社区增多,社康也随之建立。人流加大,科室也应声扩张。基层医疗发展,分级诊疗逐步形成。西丽医院升级为二级医院——西丽人民医院。

参与并见证医院一步步的壮大

2012年,医院向二级甲等医院迈进。但是医院大楼突然出现裂缝,却打断了这一切,医院被迫临时转移、缩小规模,杨明艳说甚至是退回到10年前。

“我们是从300多张床位,减少到100张床位,这时候主要是以妇产科为主。医生分流到南山医院、蛇口医院,那时候十几个社康,就把护士分流到社康点,需要回来的时候就回。政府给了很大支持,工资待遇也没有降低多少。”

几年后,医院大楼加固修复完成后,杨明艳随大部队一起搬了回来,各个科室重新恢复,同时加快布局重症科室。重症监护室、脑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等学科逐步建立。不断进步的西丽人民医院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审核,可以辐射更多病患了。同时,周边的医院也多了起来,石岩医院发展了、深大总医院建立了。这些也对身为医院护理部主任的杨明艳,以及她的护理团队提出更加专业和严格的要求。

“本科生我尽可能地鼓励他们进修、学习。专科培训我都有,实际上专科有19个领域,已经培养了20个专科护士,我这边现在11个领域有专科护士。”

希望自己能干到60岁,参与医院的三甲创建

作为医院的管理者之一,没有比医院的扩大升级更令她开心的事情了。2017年年底,南山区政府与南方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共建西丽人民医院的协议,医院发展更是坐上了“高速列车”。2018年5月,医院由“西丽人民医院”更名为“南方科技大学医院”。2019年11月,医院顺利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并逐步引进先进医院管理经验和医疗技术,形成自己的医院文化。

至今,杨明艳都记得她来到深圳的那一天6月11日,因为这个数字充满了意义。她说11就像两条腿,在深圳的日子,踏踏实实走稳每一步路成就了今天的自己。而她所在的医院也是深圳特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的一个缩影。她很荣幸自己是其中的一名奋斗者。她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发光发亮,参与并见证新的发展。

“第一个,我很自豪我是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的一名员工。我考虑能不能在我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干到60岁,参与医院的三甲创建。”


记者:梁轶琳

编辑:陈碧贤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